当前位置

首页 > 字体知识 >

时间: 2021-07-01 16:17
景 - 汉语文字 免费编辑 修改义项名
景(拼音:jǐng、yǐng)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常用字) 。此字始见于战国文字,形声字,古字形从日京声,本义指日光。 "风景"本指风与日光,后凝固成复合词,指景色。有光才能成影,"景"引申出阴影的"影"。阴影的"影"本来就用"景"表示。景也有大土堆的意思,又指大。北京"景山"就取此义。

(基本信息主要来源:《新华写字字典 第2版》 、汉典网 )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拼音
jǐng、yǐng

部首


五笔
JYIU(86、98)

仓颉
AYRF

郑码
KSJK

字级
一级(编号:2626)


注音字母
ㄐㄧㄥˇ、ㄧㄥˇ

平水韵部
上声二十三梗

总笔画
4+8

四角号码
6090₆

造字法
形声字

结构
合体字,上下结构

统一码
666F

目录
1文字源流
2详细释义
3古籍释义
4字形书法
5音韵集成
6方言集汇
折叠编辑本段文字源流
形声字。图1是战国文字,上部是"日"字,作形旁,表义,表示与太阳有关;下部是"京"字,其古字形像高大的建筑物,于此作声旁,指示这个字的读音。"景"的本义是日光,但古说"景因光而生",意即影子因光线所照射而生,所以上古以"景"作"影","景"便是"影"的初文。直至东晋初年,葛洪所写的《字苑》一书里为"景"字加上了"彡"旁,才出现了"影"这个字。

日光照射处有形色可玩赏的谓之"景色"或"风景""景致""景物",这是由日光引申来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景可独用为词,也可作构词成分,如"景色""景观""景点"的"景",就都是语素。

景由风景还引申为情景、情况的意义和用法。如一年收成的情况叫"年景"。"景况不佳"的"景况"也就是"景遇",指说事物的各种状况或人的生活境遇。对情况(数量、时间)进行估计时多用"光景"。景另有敬佩、尊敬义。如"景仰"。

折叠编辑本段详细释义
读音

词性

释义

英译

例句

例词

jǐng

名词

亮光;日光。

sunlight

班固《东都赋》:"岳修贡兮川效珍,吐金景兮歊浮云。"

范仲淹《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太阳。

sun

陆机《长安有狭邪行》:"轻盖承华景,腾步蹑飞尘。"

景夕;景纬;景西

现象;情况。

view;

circumstances

《汉书·梅福传》:"阴盛阳微,金铁为飞,此何景也!"

《红楼梦》第四六回:"把方才凤姐过去回来所有的形景言词始末原由告诉与他。"

景象;景况;前景

风光。

landscape;

scenery;view

方志敏《可爱的中国》:"其实中国是无地不美,到处皆景。"

景观;风景;雪景;良辰美景

戏剧或影视表演的布景和摄影棚外的景物。

setting;scene

郭沫若《棠棣之花》第四幕:"景与第二幕同。"

内景;外景

剧本的一幕中因布景不同而划分的段落。

scene

第二幕第一景。

时光。

time

谢灵运《登江中孤屿》诗:"怀杂道转迥,寻异景不延。"

梅尧臣《四月二十八日记与王正仲及舍弟饮》诗:"孟夏景苦长,与子舟中饮。"

古代出门御尘的外衣。后作"幜"。

gown

《仪礼·士昏礼》:"妇乘以几,姆加景,乃驱。"

钟乳,钟面上隆起的部分。

《周礼·考工记·凫氏》:"钟带谓之篆,篆间谓之枚,枚谓之景。"

(Yǐng)姓氏用字,参看"景姓"。

景差(战国辞赋家)

形容词

光明;明亮。

《荀子·解蔽》:"故浊明外景,清明内景。"

大。

《国语·晋语二》:"景霍以为城,而汾、河、涑、浍以为渠。"

班固《东都赋》:"铺鸿藻,信景铄,扬世庙,正雅乐。"

祥瑞。

lucky

《淮南子·天文训》:"虎啸而谷风生,龙举而景云属。"

动词

敬慕;佩服。

admire;

respect

王融《求自试表》:"窃景前修,敢蹈轻节。"

景慕;景仰;景佩

yǐng

名词

"影"的古字。影子;阴影。

《诗经·邶风·二子乘舟》:"二子乘舟,泛泛其景。"

(表格信息来源:《现代汉语词典》 《汉语大字典》 )

折叠编辑本段古籍释义
折叠说文解字
【卷七】【日部】居影切(jǐng)

光也。从日京声。

折叠说文解字注
(日)光也。日字各本无,依《文选·张孟阳〈七哀诗〉》注订。火部曰:光者,明也。《左传》曰:"光者远而自他有耀者也。"日月皆外光,而光所在处物皆有阴光如镜,故谓之景。《车舝》笺云"景,明也。"后人名阳日光,名光中之阴曰影,别制一字,异义异音,斯为过矣。《尔雅》《毛诗》皆曰:"景,大也。"其引伸之义也。

从日,京声。居影切,古音在十部,读如姜。

折叠广韵
居影切,上梗见 ‖京声阳部(jǐng)

景,大也。明也。像也。光也。照也。又姓,齐景公之后,后汉有景丹。

折叠康熙字典
【辰集上】【日字部】景 ·康熙笔画:12 ·部外笔画:8

《唐韵》《正韵》居影切。《集韵》《韵会》举影切。并音警。《说文》:光也。《释文》:景,境也。明所照处有境限也。

又《尔雅·释诂》:景,大也。《诗·小雅》:以介景福。笺:受大福也。

又《诗·小雅》:景行行止。笺:景,明也。

又《诗·小雅》:景行。朱传:大道也。

又《博雅》:景景,白也。《篇海》:韶也,又像也,慕也,仰也。

又《诗·墉风》:景山与京。传:景山,大山。

又山名。《诗·商颂》:景员维河。朱传:景,山名,商所都也。

又衣也。《仪礼·士昏礼》:妇乗以几,姆加景。注:景之制如明衣,加之以为行道御尘,令衣鲜明也。景亦明也。

又星名。《史记·天官书》:天晴而见景星。景星者,德星也。

又风名。《史记·律书》:景风居南方。景者,言阳气道竟。

又姓。景差,见《史记·屈原传》。

又《广韵》《正韵》於丙切。《集韵》於境切。并音影。物之阴影也。《诗·邶风》:泛泛其景。疏:泛泛然见其影之去往而不辨。《周礼·地官·大司徒》:以土圭之灋测土深,正日景。《释文》:景本或作影。《佩觽》:形景为影,本乎稚川。

又《韵补》叶举两切。夏侯湛《抵疑》:黎苗之乐函夏,若游形之招惠景。叶上响。

折叠编辑本段字形书法
折叠字形对比
折叠书写提示
"小"的第二笔楷体是点。"曰"窄、扁,"京"宽、大。"曰",居上居中。"京","亠"的横笔在横中线上侧;"口",㇕(横折)的横段在横中线下侧;"小"居下居中,亅(竖钩)在竖中线。

折叠书法欣赏
折叠编辑本段音韵集成
折叠中上古音
时代

声韵系统名称

韵部

声母

韵母

先秦

高本汉系统

kl

i̯ăŋ

王力系统



k

iaŋ

董同龢系统



k

jăŋ

周法高系统



k

iaŋ

李方桂系统



kl

jiangx

东汉







jieng





jieng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庚耕清青

jieŋ

北魏后期北齐

庚耕清青

jieŋ

齐梁陈北周隋

庚耕清青

jieŋ

隋唐

拟音/高本汉系统

k

i̯ɐŋ

拟音/王力系统

k

ǐɐŋ

拟音/董同龢系统

k

jɐŋ

拟音/周法高系统

k

iaŋ

拟音/李方桂系统

k

jɐng

拟音/陈新雄系统

k

ǐaŋ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网 )

折叠韵书集成
字形

小韵

韵摄

声调

韵目

声母

声类

开合

等第

清浊

反切

拟音

广韵







上声

三十八梗



开口呼

三等

全清

居影切

kjɐŋ

集韵





上声

三十八梗



开口呼

三等

全清

於境切

ʔiaŋ





上声





开口呼

三等

全清

举影切

kiaŋ

韵略

上声



居影切

增韵

上声



於丙切

上声



居影切

中原音韵



上声

庚青



全清

kiəŋ

中州音韵

上声

庚青

江影切

洪武正韵



上声

十七梗





全清

於丙切

ʔiəŋ



上声

十七梗





全清

居影切

kiəŋ

分韵撮要



阴上

第七英影应益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网 )

折叠编辑本段方言集汇
◎ 赣语:jing3 光景

◎ 客家话:[梅县腔] gin3 [海陆腔] gin3 rang3 [客英字典] gin3 [沙头角腔] gin3 [东莞腔] gin3 [陆丰腔] gin3 [客语拼音字汇] gin3 [宝安腔] gin3 | jang3 [台湾四县腔] gin3 jang3

◎ 粤语:ging2 jing2
上一篇: 下一篇:

本页标题:景

本页地址:http://www.mybbdy.com/zitizhishi/660.html

转载请以链接标题或地址的形式注明出处,谢谢!本站部分文章转自网络整理,如有侵犯您的版权信息,请联系我们删除!